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本科生实践团队赴南京汤山矿坑公园调研

发表时间:2025/07/03 18:34:52  浏览次数:5  

2025年 6月30日,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本科生实践团队前往南京市汤山矿坑公园开展实地调研,聚焦矿坑复垦后土地多功能利用的方法,旨在探索矿区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多功能发展的新路径。

汤山矿坑公园,曾经是采矿活动的重灾区,山体千疮百孔,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岌岌可危。不过,如今这里已然旧貌换新颜。实践团队抵达后,迅速投入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考察、数据采集与分析,深入了解土地复垦后的多功能利用现状。

在生态修复区域,团队成员仔细观察着每一处细节。他们看到复垦后的土地上,绿树成荫,花草繁茂,仿佛是大自然重新绘制的美丽画卷。特别是坡上种植的粉黛乱子草,随风摇曳,如梦如幻,不仅起到了固土护坡的作用,还创造出极具视觉冲击的美景。据公园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实现生态修复,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客土喷播、植被群落重建等。经过多年的努力,这里的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生物多样性也逐渐恢复。

来到休闲娱乐区,欢声笑语扑面而来。孩子们在游乐设施上尽情玩耍,游客们在草坪上惬意地野餐、散步,享受着美好的休闲时光。团队成员们主动与游客进行随机访谈,了解他们对公园的评价和感受。一位带着孩子的家长说道:“这个公园太棒了,不仅环境优美,还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我们经常带孩子来。”通过访谈,团队了解到汤山矿坑公园凭借其独特的景观和丰富的休闲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这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文化展示区,丰富的文化元素让团队成员们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汤山地区悠久的矿业历史和独特的地质文化。这里通过雕塑、展览等形式,生动地展示了采矿的工艺流程、矿工的生活场景以及地质演变的过程。团队成员们与公园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公园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将文化传承与土地复垦相结合。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文化展示,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到汤山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对这片土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中一名成员看着一件古老的采矿工具感慨地说:“这些文化元素就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了汤山的过去和现在,让复垦后的土地更有内涵和温度。”

经过一天紧张充实的调研,实践团队收获颇丰。他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对汤山矿坑公园复垦后土地多功能利用的现状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团队负责人在总结时表示,此次调研活动仅仅是开始,接下来他们将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深入分析。团队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专业软件,对生态、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结合专业知识,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将为类似矿区土地复垦后的多功能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持,有望成为解决矿区生态和发展问题的“金钥匙”。

地理与旅游学院此次组织的本科生实践团队赴汤山矿坑公园调研活动,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绝佳实践平台。他们在调研过程中,不仅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还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对于推动矿区土地复垦与可持续发展而言,此次调研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汤山矿坑公园成功案例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其他矿区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更多废弃矿区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相信在未来的土地复垦工作中,会有更多的创新实践涌现,就像星星之火,必将形成燎原之势,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贡献强大的力量。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